青衿之志,履践致远:文学与传播学院2025届汉语言文学专业专业教育活动隆重举行
日期:2025-09-28 09:39:32  发布人:admin_wxy  浏览量:1

本网讯文学与传播学院 贺美艳 曾意 何晶 金风送爽,丹桂飘香。为助力2025级新生迅速融入大学生活,清晰把握专业方向,科学规划未来蓝图,919日晚,汉语言文学专业在懿德楼210教室盛大举行了新生专业教育活动。学院院长刘琼等诸位领导、汉语言文学专业全体教师及2025级汉语言文学专业全体学生悉数到场。活动由教研室主任肖云老师担任主持。

院长致辞:以“融媒体+”赋能,描绘成长蓝图

活动伊始,刘琼院长代表学院对全体新生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她指出,在媒介融合的时代背景下,学院正大力发展“融媒体+汉语言文学”的特色方向,旨在培养既具有深厚人文底蕴,又具备现代传播技能的复合型人才。刘琼院长勉励新生们要“胸怀大志,脚踏实地”,不仅要扎实学好专业知识,更要主动拥抱变化,提升跨媒介叙事和整合传播能力,努力成为能说、会写、善策划、懂技术的新时代优秀人才。刘琼院长的讲话为新生们描绘了清晰的成长路径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专业解读:剖析培养体系,夯实学业基础

院长致辞后专业负责人罗晓林老师为新生们带来了详尽的专业解读。罗晓林老师从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悠久发展历程谈起,结合当前社会对“大文科”人才的迫切需求,系统介绍了专业的课程设置、师资力量和就业方向。重点对比了本科与专升本两个培养方案在课程结构上的差异,并从“通识教育、学科课程、专业课程、集中实践”四个维度进行了深入剖析。罗晓林老师特别强调了学院的学分学业预警机制和学位授予基本要求,提醒同学们务必重视每一个学习环节,合理规划四年学业。在讲授过程中,她还穿插了礼仪教育和第二课堂讲解,为学生们提供了全面的学习指导。

竞赛与创新:以赛促学,赋能未来发展

“竞赛与创新”环节,肖云老师详细解读了学院关于“学科竞赛”和“创新创业实践学分认定”的相关政策。鼓励新生们要积极参与“挑战杯”、“互联网+”、全国大学生文学作品大赛等高水平赛事,在实践中检验和提升自己的能力。教师代表池青老师则从就业角度出发,强调了创新创业实践对于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性她勉励同学们要拓宽思路,勇于尝试,将专业知识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为未来的职业发展提前积蓄力量。

微专业推介:拓展知识边界,打造个人特色

活动进入后半段,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的蔡传杰老师受邀进行微专业推介。他以幽默风趣的“脱口秀”风格,生动地介绍了学校开设的“数字人文”等热门微专业。蔡老师指出,微专业是实现“跨界融合,一专多能”的绝佳途径。他鼓励新生们尽早树立交叉学科意识,通过微专业学习,打造属于自己的独特竞争优势,为未来的就业和深造增加更多筹码。

师生互动:薪火相传,共话成长

本次活动积极倡导学生踊跃发言。学生代表唐姝玥同学分享了自己在女院的成长感悟。她鼓励学弟学妹们要珍惜大学时光,勇于尝试新事物,在不断探索中找到自己的热爱与方向。随后,她还通过“我问你答”的互动游戏,与新生们就学习方法、社团活动等话题进行了亲切交流,现场气氛热烈,掌声不断。

 

最后,肖云老师以“青衿之志,履践致远;莫愁千里路,自有到来风”作结。鼓励全体新生要怀揣梦想,脚踏实地,在湖南女子学院这片沃土上,勤奋学习,积极探索,勇敢追梦,开启人生崭新的篇章。

此次新生专业教育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既有高屋建瓴的宏观指导,又有细致入微的具体建议。活动不仅帮助新生们明晰了学业方向,解答了心中疑惑,更激发了大家对文学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无限憧憬。相信2025级的新同学们必将以此次活动为起点,在文学与传播学院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华章。

(图:肖云 责任审核人:李迪 刘琼)

核发:0 点击数:1 收藏本页
分享到
相关链接